肠息肉是指大肠腔内粘膜表面隆起,导致局部增生的一类病变。它分为好多种,有腺瘤性肠息肉、炎性肠息肉、增生性肠息肉、错构瘤息肉、淋巴性肠息肉等。医学界发现,炎性肠息肉、错构瘤息肉、淋巴性息肉跟肠癌关系不大;增生性肠息肉跟肠癌关系稍大,而腺瘤性肠息肉则是癌前病变。
腺瘤性肠息肉越大,恶变的可能也越大。一个2厘米以上的腺瘤性肠息肉,
癌变几率约为25%-50%。一个1-2厘米的腺瘤性肠息肉癌变几率为5%左右。所以,腺瘤性肠息肉仿佛是埋伏在体内的“定时炸弹”,搞不清多少年后启动开关,开启“肿瘤模式”。
肠息肉为何会转变为大肠癌呢?这
受综合因素影响,可能与基因变异,长期喜好油煎、烟熏、火烤等烹饪方式,抽烟,喝酒,反复腹泻、便秘,过度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有关。这些因素同样可能是肠息肉的致病因素。
而肠镜检查一旦发现肠内有息肉,必须要切除。其中,小于2厘米的可以直接切除,大于2厘米的息肉无法在肠镜下切除,可先取组织标本做病理检查,然后在腹腔镜下做切除手术。切除后的标本都要进行病理检查,若已存在癌变可进一步扩大切除范围。
专家提醒,虽然只有腺瘤性肠息肉跟大肠癌的关联度高,其他种类的肠息肉也不能完全排除癌变的可能性,加上息肉本身也会引起不适,因此建议都切掉。息肉切除后,随诊很重要。患者应该隔一年再做一次肠镜检查,如果没问题,隔三年再做肠镜检查。这是因为肠道长达1.5-2米,可能不仅只有这一个息肉,也不排除没切除干净的可能性。
上一篇:男性膀胱炎患者的护理 下一篇:提倡肠镜检查的原因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? 猜你喜欢